欢迎来到北京遗产继承律师网!
免费咨询电话:139 1063 8187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
北京总部
首页
法律咨询
遗产继承诉讼代理
律师团队
律师服务项目
成功案例
遗产继承专业知识
成功案例
SUCCESSFUL CASE
房产继承案例
宅基地房屋继承案例
拆迁利益继承案例
法定继承案例
遗嘱继承案例
转继承案例
代位继承案例
遗赠案例
遗赠扶养协议案例
分给适当遗产权案例
继承时效案例
股份继承案例
知识产权继承案例
分家析产案例
所有权确认案例
共有物分割案例
被继承人债务清偿案例
遗产管理人案例
遗嘱起草、保管、执行案例
遗产规划与信托案例
其他案例
房产继承案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房产继承案例
部分继承人签署的损害其他继承人合法权益的《房产继承协议》无效
【案情简介】
(以下名字均为化名)
上诉人(原审被告):吴某勇
上诉人(原审被告):吴某申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吴某刚妻子):彭某杨
被上诉人(系原审原告吴某刚之子):吴某均
被上诉人(系原审原告吴某刚之女):吴某仙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吴某芳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吴某荣
被上诉人(原审第三人):吴某珍
上诉人吴某勇、吴某申因与被上诉人彭某杨、吴某均、吴某仙、吴某芳、吴某荣吴某珍确认合同无效纠纷一案,不服一审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吴某勇、吴某申上诉请求:请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驳回吴某刚的起诉。事实和理由:1、在吴某申、吴某勇、吴某芳、吴某荣四人于2013年11月6日签订的《房产继承协议》中,吴某申、吴某芳、吴某荣有权利放弃应得的继承份额,且吴某芳、吴某荣在《房产继承协议》的签名客观真实,是真实意思表示,因此,涉案的《房产继承协议》应是部分有效,部分无效;2、吴某刚不是《房产继承协议》的当事人,根据合同相对性原理,吴某刚不是适格的诉讼主体。
彭某杨、吴某均、吴某仙口头答辩: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恰当,我方要求维持原判。第一,我方认为继承应当为全部无效;第二、吴某勇、吴某芳、吴某荣签订协议的时候,吴某刚,吴某珍不知情,而吴某刚有诉讼主体资格,吴某刚、吴某珍是与继承财产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主体,因此原审判定继承协议无效是正确的,综上,请求法庭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吴某芳口头答辩:老人的房子我们都参与建盖,我虽然上门了,但老人承诺过老人的房子我们兄妹每人都有一份,房产证被吴某勇藏来藏去,一审时吴某勇说我不赡养老人,不尽义务,实际上,我是赡养老人的,我常常买糕点、饮料等给老人,实际吴某勇才不赡养老人,他是为了老人的低保才赡养老人的,为了将老人的房子占为己有,吴某勇找了我们的一个朋友说我母亲的房子要并给吴某勇,我当时以为只是我母亲的房子,我没有看到继承协议的具体内容,我就签了字,我父亲吴某申小脑萎缩了,吴某勇找我父亲按手印的时候他并不清醒。
吴某荣口头答辩:2011年,老人吴某申说将房子并给吴某勇,但说我的地基100多平方还在的,老人找村上的几个领导作了证明,当时我兄弟姊妹中只有吴某勇、我在场,2013年,吴某勇叫我签字,吴某勇将协议已经提前写好,吴某芳和我就签了字,我们没有文化,当时我和吴某芳都没有看协议的内容就签了字。签了字吴某勇先后办了房产证、土地使用证,2016年,吴某勇拆除老房子建新房的时候,我们兄弟姊妹才知道房产证办成吴某勇的了。而一审多次调查后判定协议无效我认为是正确的。
吴某珍口头答辩:老人以前说过,不论我嫁到哪里,老人的房子和地我们兄弟姊妹五人每人都有权利继承,不能一个人独占。当时签订《继承协议》的时候,我不在场也不知情,我认为应当维持原判。
吴某刚在一审法院起诉请求:请求人民法院依法确认吴某申、吴某勇、吴某芳、吴某荣四人于2013年11月6日签订的《房产继承协议》无效。
【一审认定与判决】
一审法院认定事实:吴某申与秦某芬共生育五个子女,即长子吴某刚、次女吴某珍、三子吴某芳、四子吴某勇和小儿子吴某荣。在某村38号有一宗房产及土地登记在吴某申名下。五个子女成年后,吴某刚于1979年结婚,1997年搬出另住;吴某珍于1981年出嫁别村;吴某芳于1983年在本村上门入赘;吴某勇于1993年结婚在家;吴某荣于1996年结婚,2000年搬出另住。至此,该宗房屋就只有吴某勇和父母居住(父母单独居住)。2010年秦某芬去世。2013年11月6日,吴某申、吴某勇、吴某芳、吴某荣四人签订了一份《房产继承协议》,并于当天在某某县公证处进行了公证。房产继承协议内容为:“吴某申与秦某芬婚后生育三子,即吴某芳、吴某勇、吴某荣,无收养子女、继子女、和非婚生子女。以吴某申名字登记在某某村有一宗房地产,2003年1月1日秦某芬死亡,秦某芬的父亲秦某理于2000年死亡,母亲秦周氏于1942年死亡。现第一顺序继承人有吴某申和三个子女,经四个继承人协商,达成对秦某芬房产份额作如下继承协议分割:一、坐落于某某县某村秦某芬的房产份额由吴某勇一人继承、所有;二、吴某申、吴某芳、吴某荣对上述房产依法属于自己继承的遗产份额自愿放弃继承权”。2013年12月,吴某勇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证,2014年5月,吴某勇又办理了集体土地使用权证。至此,原登记在吴某申名下的房屋、土地已变更在吴某勇名下。2016年3月,吴某勇在对该房屋进行拆除新建时,吴某刚与其发生纠纷,遂向某某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集体土地使用权证。2016年6月某某县法院裁定驳回吴某刚的行政起诉,2016年7月15日,吴某刚又向某某县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一审法院认为,吴某刚和吴某珍系吴某申与秦某芬的亲生子女,吴某申、吴某勇、吴某芳、吴某荣四人签订《房产继承协议》时,在吴某刚和吴某珍未明确表示放弃继承,未告知吴某刚和吴某珍的情况下,隐瞒吴某刚和吴某珍系吴某申与秦某芬的亲生子女的事实,处分了秦某芬的遗产,损害了吴某刚和吴某珍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的规定,《房产继承协议》应属无效合同。《房产继承协议》涉及的法律关系是继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凡享有继承权的人都属与继承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因而吴某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具有诉讼主体资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的规定,判决:确认吴某申、吴某勇、吴某芳、吴某荣四人于2013年11月6日签订的《房产继承协议》无效。案件受理费100元由吴某勇承担。
二审中,双方当事人对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中“2003年1月1日秦某芬因病死亡”有异议,认为应该是笔误,秦某芬死亡的时间是2010年3月。
对双方当事人无异议的一审事实,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二审期间,当事人围绕上诉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本院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
二审中上诉人吴某勇、吴某申提交的户口册一本,证实段某红系吴某申儿媳的事实;被上诉人彭某杨、吴某均、吴某仙提交的身份证复印件三张,吴某刚的死亡证明一份,《夫妻关系证明》一份,《亲属关系证明》一份,综合证实2017年1月6日吴某刚因车祸去世,彭某杨与吴某刚是夫妻关系,吴某均是吴某刚的儿子,吴某仙是吴某刚家收养的女儿的事实,本院认为,上述证据均合法、真实,与本案有关联性,予以认定。
上诉人吴某勇、吴某申提交《某某县医院病情证明》一份,本院认为,《某某县医院病情证明》与本案无关联性,不予认定。
本院另查明:2013年1月1日秦某芬因病死亡,2017年1月6日吴某刚因车祸死亡,彭某杨与吴某刚是夫妻关系,吴某均是吴某刚的儿子,吴某仙是吴某刚家收养的女儿。
【二审认定与判决】
根据当事人的上诉、答辩及对一审判决有争议的事实的陈述,本案的争议焦点是:1、原告继承人的诉讼主体是否适格?2、《房产继承协议》是否有效?
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凡享有继承权的人都属与继承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吴某刚系吴某申与秦某芬的亲生儿子,是吴某申与秦某芬遗产的法定继承人。本案诉争的《房产继承协议》涉及的法律关系是继承,《房产继承协议》是否有效对吴某刚有直接利害关系,故吴某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具有诉讼主体资格。吴某刚在二审期间死亡,其继承人彭某杨、吴某均、吴某仙申请参加诉讼符合法律的规定,诉讼主体适格。吴某申、吴某勇、吴某芳、吴某荣四人未告知同一顺序继承人吴某刚和吴某珍,且在吴某刚和吴某珍未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情况下,签订《房产继承协议》处分了秦某芬的遗产,损害了吴某刚和吴某珍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的规定,《房产继承协议》属无效合同。
综上所述,吴某勇、吴某申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温馨提示
如果您需要更多帮助或遇到任何法律问题,比如
房屋遗产继承过户
问题,欢迎向我们的
北京遗产继承律师团队
进行咨询,我们很乐意为您解答。免费咨询热线:136-8335-6807(08:00-21:00)
上一篇:内容为分家遗产的《房产继承字约》应当依法认定为分家析产协议
下一篇:由被继承人出资登记在继承人名下的房产可作为遗产分割